dsblog.net博客 » 专题
海王直销高调招商 图谋摆脱资金链困局
http://www.dsblog.net 2006-07-12 18:47:00
海王生物今年1月份年报预亏5个多亿,4月份年报亏损7个多亿,同时,海王也加快了进军直销的步伐。这两个事情的同时出现,不由不让人产生海王欲利用直销迅速回笼现金,填补其资金链上的巨大缺口的联想。面对巨亏,直销能否助海王脱困,能否扭转经营上的危机呢? 详细报道>>
海王高调进军直销业,连开2次经销商大会
深圳海王集团成立海王健康之家实业有限公司,并高调宣布将进军直销业,5月19日和6月下半月,海王健康之家又连续召开2次经销商大会,表明了海王对于正式进入直销行业势在必得的决心。
1月发布年报预亏5.8亿!4月25日发布年报亏损7.41亿!
2006年1月21日,海王生物发布公告,2005年预计亏损将达5.8亿元。
海王生物(000078)今日(2006年4月25日)发布2005年度报告,爆出公司上市以来的首份亏损年报,由于计提投资减值准备、预提或有负债等原因,公司亏损7.41亿元。
- 海王生物首份亏损年报即亏7.41亿 拐点在后? 海王生物(000078)今日发布2005年度报告,爆出公司上市以来的首份亏损年报,由于计提投资减值准备、预提或有负债等原因,公司亏损7.41亿元。 详细报道>>
- 海王生物巨亏5.8亿 谁为大股东会计游戏埋单 对于海王生物突如其来的巨额亏损,也许投资者是雾里看花,但我们却是见怪不怪,因为这是几年来它财务造假的必由之路,也是它进行会计游戏的必然结果。 详细报道>>
- 海王生物:一个被大股东资本运作掏空的壳? 海王集团之所以成为资本运作的标本,就是因为海王集团控制人懂得市场经济游戏规则,善于钻政策法规的空子谋取利益,因此,尽管海王生物在财务造假、信息披露上,有许多违规动作,也受到投资者及媒体的质疑,监管部门的调查和谴责,但从没有被追究法律责任,这就是海王集团比其它大股东高明之处。 详细报道>>
网友质疑:直销成为迅速回笼资金的敛财工具?
凤凰涅磐:海王生物欲利用直销迅速回笼现金,填补其资金链上的巨大缺口。 然而海王生物如果真的是报着这么一个心态来进入直销,那么真的难免要为他担心了。
下里巴人:按照其招商宣言所说,企业只要18天就可以扭亏为盈,这样的机会企业为什么要拱手相送给别人?企业的用心昭然若揭,那就是借直销名义敛财!不难想象,中国的直销行列里又将多一个“把好经念歪的歪嘴和尚”。
- 海王生物年报预亏5.8亿!进军直销目的何在? 海王生物今年1月份年报预亏5个多亿,这恐怕就是海王急欲进军直销行业的目的,利用直销迅速回笼现金,填补其资金链上的巨大缺口。 然而海王生物如果真的是报着这么一个心态来进入直销,那么真的难免要为他担心了。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直销这个行业在企业家们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难道真是敛财工具? 详细报道>>
- 下里巴人博客:中国的直销 你到底错在哪里? 该公司2005年年报公布:公司在2005年亏损5.8亿之多!按照其招商宣言所说,稍有一点理性和知道小学乘法的人就可以算出,企业只要18天就可以扭亏为盈,这样的机会企业为什么要拱手相送给别人?企业的用心昭然若揭,那就是借直销名义敛财!不难想象,中国的直销行列里又将多一个“把好经念歪的歪嘴和尚”。 详细报道>>
海王战略:“最烂短板”保健品板块成就了海王系的知名度
有知情人士透露,海王保健品的销售收入目前仅占整个海王集团销售额的5%左右。终端不仅是海外金樽的短板,更是整个海王体系的短板。广告投入巨大和终端销售不利形成巨大反差,但是销售业绩的低靡并未给海王带来致命的打击。从整个企业的战略来讲,海王是以海王一个品牌来带动整个海王系的知名度,这才是张思民最大的战略目标。
- 外界对海王资金链存诸多猜疑 张思民自解迷局 有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海王保健品其实已经成为海王集团中的一块短板,甚至可以说是最烂的一部分。”不过,该人士透露,海王保健品的销售收入目前仅占整个海王集团销售额的5%左右。一位海王内部人士说:“海王的品牌只能靠保健品来做,通过海王品牌的树立,能够带动处方药和海王整个平台的提升。最好的成功例证就是整个海王系的销售额比2000年增加了10倍多。海王的品牌策略,在战略角度是成功的。” 详细报道>>
- 张思民挂的是海王金樽羊头 海王多病却不倒下 海王金樽的第三个缺陷是终端。这不仅是海外金樽的短板,更是整个海王体系的短板。海王的营销渠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非良性运作的状态。 详细报道>>
- 海王生物:一个与生物无关的医药批发商? 靠保健品“海王金尊”起家的海王生物在消费者心目中是保健品企业。海王生物董秘戴奉祥称,其实这是对公司业务性质的一个误解。海王生物是以药品生产与销售为主业的医药公司。海王生物保健品靠每年上亿广告火遍全国后,海王生物却淡出保健品,究竟是消费者误解了海王生物,还是海王生物误解了主业? 详细报道>>
资本市场玩魔方
曾有金融界资深人士分析,海王生物擅长于玩会计魔方,那么海王生物的魔方究竟是怎么个玩法呢?
- 十亿财务造假现形 海王生物仍继续疯狂造假? 备受关注的海王生物(000078)2005年报2006年4月25日终于粉墨登场,2005年度报亏7.41亿元。客观地讲,这不是海王生物亏损的全部。实际上由于重大会计差错,海王生物2003年度由盈利0.1亿元追溯调整为亏损2.20亿元,海王生物股东权益从年初的16.27亿元缩水到年末6.89亿元,即海王生物报出近10亿元的财务窟窿。 详细报道>>
- 海王生物巨亏5.8亿 谁为大股东会计游戏埋单 对于海王生物突如其来的巨额亏损,也许投资者是雾里看花,但我们却是见怪不怪,因为这是几年来它财务造假的必由之路,也是它进行会计游戏的必然结果。 详细报道>>
- 高溢价收购效益连年下滑 谁在掏空海王生物 仔细审读海王生物近几年的财务报表和公告后,记者发现,2005年上半年的亏损或许还不是最让人担忧的事情,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上市后的几年间里,海王生物的大量资金流出,利润逐年下降,这背后是一个个投资项目的失误和令人质疑的关联交易。 详细报道>>
- 12亿募集资金有去无回 海王生物欲咸鱼翻身 在过去的几年中,海王生物大约12亿元的募集资金有去无回。对这家财技眼花缭乱、实业问题多多的上市公司而言,维持健康的肌体,不在乎投资回报如何,而是有持续的故事可以讲下去。 详细报道>>
- 5.8亿元亏损:一场玩不下去的财务造假游戏? 海王生物五年来重大会计差错不断: 04年度更正差错,使本公司2003年利润总额累计减少4025万元,2003年末净资产累计减少11047万元;03年年度更正差错,公司年初的现金等价物减少15,000万元 ;02年度差错更正共计调减了期初净资产1120万元;01年度差错更正累计使2001年年初未分配利润减少4855万元,重大会计差错总额5993万元。2001年,即其增发股票后的第一年,公司就通过重大会计差错调整将年初未分配利润从4863万元调减到了1886万元,并追溯调整到1999年以前。 详细报道>>
- 海王生物现金流大事回顾 曾遭深交所谴责 海王生物现金流大事回顾 详细报道>>
- 质疑:海王生物相当于10送3的对价严重偏低 昔日52倍市盈率21元增发,今朝岂能以3元合理价格支付对价? 详细报道>>
- 海王生物的会计魔方 只为本年度报表好看? 总体上讲,海王的调整无外乎:本年度公司忽然发现以前少计了某一笔巨额坏账(数以百万、甚至千万计),因此,赶紧把这笔坏账追溯调整入去年或前年的账面上;或者忽然发现去年多计了一笔收入,其实应该是本年的,赶紧调整过来;或者去年少计了一笔支出,这笔支出不能计入本年,必须调回到去年。这样一来,本年报表就可以好看一些,增加一点业绩,而至于去年、前年的业绩因此追溯变得难看就不管了,反正已经过去了。 详细报道>>
- 海王生物 14亿增发资金是怎么打水漂的? 海王生物2000年每股收益0.4元、经过2001年增发6900万股募集14亿增发资金后,不但没有增加企业效益,反而令业绩每况俞下,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每股收益0.36元、 0.13元 、 0.03元 、0.07元,2005年巨亏5.8亿,,即使考虑到2002年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使股本扩大150%,也无法掩盖业绩下滑的趋势,那么,海王生物14亿增发资金是怎么打水漂的? 详细报道>>
- 外界对海王资金链存猜疑 张思民自解迷局 海王集团和海王生物(000078)的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多年来一直为负也是外界质疑海王资金紧张的一个根据。张思民说:“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这个指标终于成为正数。”记者从海王集团内部得到的海王集团的财务数据也显示,2004年海王集团和海王生物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已经翻正。 详细报道>>
dsblog.net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