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ollolx
自述:非法传销的反对者;拿牌直销的修正者;中西文化的调和者;养生保健的融通者;天下文章的拿来者;微言大义的思考者;自强不息的实践者;万柜联盟的探索者。
文章数量:2242
点击人次:8312125
- ·我的日志(59)
- ·ANC专辑(30)
- ·万柜联盟——产品商城(1)
- ·万柜联盟——产品理论(2)
- ·万柜联盟——经营模式(14)
- ·万柜联盟网博客总目录索引(50)
- ·中西养生精华(62)
- ·他康她美(5)
- ·健康饮水——水机(24)
- ·健康饮食---生食---素食---早餐(147)
- ·健康饮食——胃肠保健(107)
- ·健康饮食——药食同源(93)
- ·国学经典——修真秘要(19)
- ·国学经典——南怀瑾先生专辑(149)
- ·国学经典——潘启明先生专辑(46)
- ·国学经典——黄老大道(146)
- ·太阳神专辑(22)
- ·市场营销与系统建设(99)
- ·我的养生经——做个身体力行的现代养生家(11)
- ·我的音乐影视收藏(12)
- ·美容---皮肤养生学(70)
- ·芦荟保健与美容(36)
- ·西方营养学---营养师培训教材(29)
- ·西方营养学——抗氧化/抗衰老(47)
- ·西方营养学——维生素矿物质(9)
- ·西方营养学——蛋白质与肽(10)
- ·西方营养学:纤维素/益生元(256)
- ·顺势疗法---量子医学---水(17)
- ·飞雁之家——飞雁商学院(110)
- ·飞雁儿科(5)
- ·飞雁养生——双向平衡(12)
- ·飞雁养生——康复诊所(50)
- ·飞雁养生——房中养生发微(13)
- ·飞雁养生——神灸脐疗养生法(36)
- ·飞雁女科——生殖保健(83)
- ·飞雁武科——内功拳法(101)
- ·飞雁男科(12)
- ·飞雁论坛——直销与传销(114)
- ·飞雁论坛——财经股评(15)
- ·2018年05月
- ·2017年02月
- ·2016年12月
- ·2016年10月
- ·2016年09月
- ·2016年08月
- ·2016年07月
- ·2016年01月
- ·2015年03月
- ·2015年02月
- ·2014年09月
- ·2014年08月
- ·2014年05月
- ·2014年03月
- ·2013年10月
- ·2013年09月
- ·2013年08月
- ·2013年07月
- ·2013年06月
- ·2013年05月
- ·2013年04月
- ·2013年03月
- ·2013年02月
- ·2013年01月
- ·2012年12月
- ·2012年11月
- ·2012年10月
- ·2012年09月
- ·2012年07月
- ·2012年06月
- ·2012年05月
- ·2012年04月
- ·2012年03月
- ·2012年02月
- ·2012年01月
- ·2011年12月
- ·2011年11月
- ·2011年10月
- ·2011年09月
- ·2011年08月
- ·2011年07月
- ·2011年06月
- ·2011年05月
- ·2011年04月
- ·2011年03月
- ·2011年02月
- ·2011年01月
- ·2010年12月
- ·2010年11月
- ·2010年10月
- ·2010年09月
- ·2010年08月
- ·2010年07月
- ·2010年06月
- ·2010年05月
- ·2010年04月
- ·2010年03月
- ·2010年02月
- ·2010年01月
- ·2009年12月
- ·2009年11月
- ·2009年10月
- ·2009年09月
- ·2009年08月
- ·2009年07月
- ·2009年06月
- ·2009年05月
- ·2009年04月
- ·2009年03月
- ·2009年02月
- ·2009年01月
- ·2008年12月
- ·2008年11月
- ·2008年10月
- ·2008年09月
- ·2008年08月
- 【转载】 南怀瑾:修行人的本分——达摩四观
-
国学经典——南怀瑾先生专辑
宗诚师:目前下功夫先以修止为目标。
师示:你修止用什么方法?
宗诚师:本来修准提法,但近来气机无法下沉,于是就改观脚掌大拇指一节,欲止于趾,但仍止不久,我认为这还是与气有关。
明沙弥:我改用观想佛像。
师示:观得如何?
明沙弥:观就观得起来。
师示:不想观时在做什么?
明沙弥:就没有。
师示:这样不行!那是散乱,也是昏沉,修行不可以如此,必须选定一个法门,行、住、坐、卧四大威仪日用间都不离它,如此才能渐得相应。你观哪尊佛?
明沙弥:本师释迦牟尼佛。
师示:选定就不要变。有时会有很多理由,自己会劝自己变化,那就是魔障来了。
大慧师:最近修持还是持诵准提咒,对于此法门空有之理,更能体会,所谓“即空即有”,一句准提咒当下就是即空即有。所以心境上与过去迥然不同。以教理而言,《中论》提到:“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此当下已统摄三观、三谛。由此准提法门一路修下去,更能与教理密切配合。近来并看《大智度论》与《宗镜录》乃至天台宗的《始终心要》所讲的也就是这个,因而信心愈增。
禅文师:近来把心情放得轻松去体会自然,结果反而佛像不易观成。
法光师:我还是修准提法,偶尔较宁静时也配合上“三际托空”的修法,觉得还清清明明,于是止于此境,若念起即持咒,现象时好时坏。
余静如:我的心念还须加强,尤其准提咒还欠很多。
师示:你欠准提菩萨多少咒子?(众笑!)
余静如:没有算,因为觉得反省平常心念比较重要,所以没算。
慧能师:依然修准提法,若念得很清明时,自觉身心融于音声中,于是便以观音法门回归自心。当然身体之强弱与修持成正比,目前仍觉色身很难调理。
心鉴师:我是以准提法配合“三际托空”来修持,但在静中修容易,动中修就觉得不能得心应手。
圆澄师:我的本修法门仍是以准提法配合明点的观点以及老师提示的“三际托空”法。近来常加以应用,效果上觉得念头清晰无比,在睡梦中也常提持它,可是功力不够,仍旧抵不过外境的困扰,因此,自己还须更加用功。
当头棒喝
师示:这二次重点之总纲,仍与寒假时的修法一路相续,并未间断。总题是要你们“禅密同修”。此禅乃禅定之禅,非禅宗之禅,配合密法而修。
开始修准提法时,已告诉你们,此法包括显密各种修法,而且与正修大止观有很大关联。这二次讲的完全依此脉络下来,所以特别提出禅宗的观心法门——“三际托空”,与准提法的配合,这是真修实证的总纲。你们的心得报告大部分还没有实际的体会到这点,少数一二位有点见地,其他没有,这都应该反省、惭愧。一个人不用思想,没有正思惟,修行与做人等于白费心机,所谓“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一天到晚吃饱不用思想,那是什么东西?
(有同学答:猪。)若一天到晚如此,还自以为空,那是大昏沉啊!还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一群人在一起讲空话闲扯谈笑,那是犯绮语戒,胡言乱语,要不得的。
讲话要用思考,要正思惟,真修实证。你们自己想想,外面的团体很少像我们这里,求学不需要缴学费,管吃管住又有单银可拿,你们何德何能担此因果?如此专修道场,财法双供养,都是十方来的,很严重喔!你们给我合掌,我不要也不敢。我又何德何能?我从不自视为善知识,我一生的愿望,只求做到财法二施,等无差别,但要做到真难,没有那么大的功德与福报,如果能财法二施一路下去,只此行门亦能成道。所以,你们自己要深切反省!反省!只因从智法师急切地把记录送来,我才上来讲了。
寒假禅修之观心法门——“三际托空”,简言之,是突破念头过去、现在、未来的三际。际是边际,代表时空,乃是一种方便假设。于此三际如何截断众流,念头切掉,保持当下即空的这个境界,你们都没有好好体会。甚至各修各的,听归听,未能用之配合修持,没有依教奉行。这样求学不力,等于犯了大乘戒律,所以自己搞了那么久没有成果,这就是所谓的见思惑,自己的我见执得很牢,这样如何能得解脱呢?
毕竟空不异胜义有
在般若部的《金刚经》上,佛也说过:“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既然不可得,不托也空,托也空,心念自性本来是空,那就更进一步了。然而般若真讲空吗?性空缘起,即是妙有,妙有即是法相,并不只讲空。虽然自性本空,但有此三际,即是法相,并未否定法相。不要说般若只讲毕竟空,唯识只讲胜义有。实际上,般若正是“胜义有”,而唯识恰是“毕竟空”,要把这个道理搞通。
既然“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自性本空,你能住在这本空的本际吗?你要用慧观,就禅宗而言即是“参”,参包括研究、思维、怀疑、观察、反省、检讨等的意义,要是观察清楚,由清明了然而进入三际托空。
作意观想与三际托空
师示:那么准提法的修持何尝不是如此呢?由性空中起念观想,即是作意,你们为什么作意观想不起来呢?
余静如:心力不坚强。
月映师:因为作意的向心力太强,产生反效果的离心力。
圆澄师:作意太要力。
大慧师:观想应该起初是有分别影像,再慢慢进入无分别影像。
师示:那么重要的要点都没有记住,不是我骂你们,听过无数次,已经清楚的告诉你们,而你们所讲的只是接近而已,并未切中核心。
现在再告诉你们,好好的听清楚。一般人的作意观想往往用生灭的,分别的,第六意识去观,硬要把它观起来,却观不起来。不管是有分别或无分别,都是先存有意识的作意影像,这是错误的,起观想作用的作意之“意”,并不是第六意识之意,而是所谓七识的意根。
我也曾经比方告诉你们,影像如何留住?就像你回忆小时候所住过的老家一样一提就有那个影像,就这么容易,你看过最喜爱的佛像甚至白骨架,一提就有影像。这个影像的出现,纵然意识还在思想、讲话,仍然依稀存在。必须先止在那个影像中,才能渐渐进入情况。若用心止,是止不住的,应自然任运的止住,不可太过刻意。
准提法由性空作意起观,自前际性空中,作意起观生起妙有之用,因此而口密念咒,身密结手印,意识观想,一心多用,以证百千法门具足于当念。但这都是作意观想,生起妙有之用,最后还归到圆满次第:“虚空即我,我即虚空,虚空与我无二无别,亦无虚空之量可得,如来如来,如是如是”。后二句更要注意,那是大三际托空,不空而空,托空只是名词,连这句话都要丢开,那才是正止正观;了解影像留住与否,就是慧观,真留住了,行、住、坐、卧都在其中,即是真止。
譬如你心中有事,无论父母、朋友、兄弟、夫妻之事,偶然影像现前,真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那种影像怎么会如此的分明呢?尤其情绪不好,或是女性受到生理周期的影响,总是特别明显,这就是业力使然,但此业力之来,来不知来处,去不知去处,此乃无明,必须与此参透。
修行人的本分——达摩四行观
真修行,必须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处处体会、修证“达摩四行观”:
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
那么如何行持才算真修行呢?不只是上座用功,下座做事对人讲话,任何起心动念,无不知晓此念属何心所,或贪或嗔,念念清楚,然后念念托空,随念布施,这就是舍,也是内布施。
修行若只一味在禅堂打坐修行,不晓得觉察念头,都随无明妄想而去,不知舍念,不知三际托空,一天愁眉苦脸,怎么称得上是修行人呢?那是魔障道中人,面上一点慈悲喜舍的气息都没有,随时在无明业障中烦恼,懵懵懂懂,哪算是修行?达摩祖师的四行观,才是真修行,也是上次大慧师所提的《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中,先悟毗卢法界,后修普贤行海的起步工夫,随时随处都在行持中,那才是真修行,真三际托空。
念念觉照,念念空
若前念不对,马上忏悔,然后舍念,即得后念清净。若再起念,还在此境界中,自己有多痛苦!所以修行不是一生一世的事,记得我还小,十二岁时,就懂得如此做功夫,当时学气功、学打坐,常常楞在那里,自己想:“前一个念头是什么?”一路追下去,心觉奇怪:“人的思想为什么会如此?”我恨自己小气,虽恨还是改不了,常在追究自己的念头,经常醒来问自己:“刚刚最初醒来那一念在想什么?”有时勉强想起来,仍不能满足,又更追问:“昨晚睡前最后一个念头想的是什么?”从小就没有人教过我要如此自己找自己的麻烦!自己到现在还常想着:“这个习气怎么来的呢?”可见修行不是一生一世的事啊!
修行不懂观察念头,不照三际托空做工夫,定力必然不够。有些同学做事,随手忘记,还叫修行,还有定力吗?回忆虽是妄想,但也是正定,正念,宿命通是由忆念而来的,念念清楚,自然知过去、现在、未来,这才是真托空,虽知自性本空,亦不忽略“三际幻有”,所以达摩四行观非常重要,现在为大家稍作说明:
报冤、随缘、无所求,是为甚难
一、什么是“报冤行”?
我今天活在这世上,人家骂我、辱我、欺我、怨我,都能冤亲平等视之。一切遭遇,无论是父母、兄弟、朋友、仇敌对自己的种种,都能了解此乃过去所欠之恩怨,应该还的,所以寒山问拾得:“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答:“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如此作到一切冤亲平等,受了大辱都很坦然,也就同于《金刚经》所说的“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一切都是报冤行,真修行要随时存念:“我欠这世上的债还没了,我是来还债的。”一般人能这么想到、做到吗——难!
二、什么是“随缘行”呢?
有好的衣服就穿好的,没有就穿差一点的,甚至一无所有,从垃圾堆里捡来缝缝补补,也可以穿,一切随缘。寒山又问拾得,:“还有甚诀,可以躲得?”拾得答:“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偈曰: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
有人骂我,我说:“好!好!我该骂”,有人打我,我就躺下来给你打,免得被你打,还花了那么大的力气,你也少烦恼,这多好,这又多难做到,此即随缘行。
昨天有个出家人问我:“有人邀我到法国闭关好不好?”我说:“真修行污泥中也可以闭关,我前几年不就在闹市中闭了三年关?!”当时我也曾到处找地方,后来有个桃园的同学,要把竹林老家都送给我,我到了那里,自觉好笑,就回来街上闭关,自己嘲笑自己:“昏了头!哪里不是道场,提婆达多不也是以地狱为道场吗?!”
三、什么是“无所求行”?
你们在此修行做什么?想成佛是不是?自性本空,一切都还是还债,前生欠的宿债,所有恩怨、感情都是还债,这个因果错综复杂,不过也有蛛丝马迹可寻。欠多了来生做人父亲,白手成家,辛辛苦苦经营赚了些钱,等儿女长大,自己就翘辫子了。你们的父母哪个不欠你们的,十月怀胎,辛勤养育,你却头发一剃,自己去修行,这些债主都来还你的债,如果不好好修行,你又还他们什么呢?一无报养,来生的债就欠大了,甚至也有来生变头母猪,生一大堆小猪去还债的啊!
所以,真大彻大悟者,佛也不成,凡夫也不做,大家想象得到吗?有人问我:“几时出家?”我说:“我从未入过家。”什么叫家?一个男的,一个女的,两个铺盖凑在一起,这叫做结婚成家,然后几年下来生了一堆所谓的“孝子贤孙”长大了各奔东西。修行要清醒啊!什么叫家?——没有家!所以不用出世,也不用入世。
真修行人,一切布施,无所求,不想收回,不成佛亦不做凡夫,就是禅宗所标榜的“无心道人”。所谓:“无佛处莫留恋”——空也不住,“有佛处急走过”——有也不守。要如此反省念头,一落二边就错了。
像你们有时做劳务,搬椅子或扫地、擦窗户什么的,看看别人好好地在打坐,便想偷懒,别的同学那么舒服,我又何必这样的苦干呢?这就是“抱”怨行,不是“报”怨行,是有所求行,也没做到随缘行。大家检点平常对念头有如此反省吗?有此念头要忏悔、要舍念。哪一位祖师解释忏悔解得最好?
“称法行”需靠智慧
圆澄师:六祖惠能大师说:“忏者,忏其前衍。悔者,悔其后过。”
师示:对了!就是不二过,不再犯。
接下来谈谈第四点,什么是“称法行”?
起心动念,讲话、态度、行为等等,没有不合佛法的。待人应恭敬、谦虚、慈祥,处处如此而行。但是没有慈祥,不一定不称法,怒目金刚也有深妙的道理在。
因此,如何够得上称法行?如何才不犯大乘戒?就要靠智慧抉择应用了,不是光打坐、三际托空就可以成佛,见个空性有什么用?自性本空,如果八十八结使的业力转不过来,那是永远成不了佛的。
修行人一颦一笑都要适当,不该笑时你笑,不该皱眉头时你皱眉头,都错。起心动念都要注意,比如宗诚师气往上升,有没有观察何种原因引起?是人事因素?亦或欲念牵动所致?这种时时检验自己的做法,也是一种称法行。有些人自以为心如止水,如果忽然骤起波涛,谁也都莫可奈何!别以为心如止水就到了,所谓:“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止水不动会发臭的。有人在山顶上住洞闭关,一下山来,受到凡尘外境的诱惑,那在山顶上一味清静一下就垮了,这些都是修行人的苦境。
理学家的操守
如果自己的情绪稳定不了,想向人诉苦、向人哭泣,发泄自己心头的苦闷,这都不是修行人,应念念观察,这才叫做“守戒”。你们可参考《宋元学案》,那些理学家在行为上是律宗的精神,一言一行不敢苟且,他们讲究“惩忿窒欲”,有烦恼脾气就是“忿”,于此《百法明门论》中有载,大家必须仔细研究。因此,七八十年前的读书人,还有记“功过格”的做法,做错就画黑点,每天检查自己的过错,有欲望马上止住,如此必能征服自己,顶天立地。所以当理学家有人发现有些佛家的人修养不如他时,就起轻蔑之心了。当然他们的见地不高,但行为律仪却很有可取之处。
如来大定与办事定
所以,菩萨行是一颦一笑都要清清楚楚,念念舍,提得起放得下,若能“惩忿窒欲”惯了,一上座用不着求定即在定中,此乃自性大定,盘不盘腿都无所谓,即是“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此即如来大定,知道吗?用心求定,是小乘法。所以今天从智法师说:“以前我不敢入世,现在我了解,那么忙、那么烦,但是从中体会到真修行、真定力。”以前他只想住茅蓬,自从他来了,为了他才促成设立“大乘学舍”与“十方丛林”的因缘,一个人修行要学办事领众,千万别小看了“办事定”的重要啊!你们听了这么多也应该知道三际托空,说说看!
圆澄师:念念空,舍念。
师示:要不要认得念?
(众答:要!)
师示:要认得它的法相,晓得这念是嗔、是贪、是恼、是盖覆、是谄曲、是嫉妒、是好胜、是埋怨,都要清楚,都要托空,随起、随扫、随舍、随空。
覆盖的心理最要不得
师示:什么是覆盖?
修定师:文过饰非。
师示:自己做错了,还拿许多理由来辩论、掩饰,这就是覆盖。自己犯错不为人知,但此心自知。不过,知了又会对自己起覆盖的作用,因为自卫的心理习惯,不欲人知,刚开始还觉得脸红,心也羞惭,但第二念一起,便觉得自己没有错,再加第三念,就反觉得是别人对不起我了,错的是他,不是我,这就是覆盖自己、安慰自己,自欺欺人。人们都会有这种毛病,这就是修行最大的障碍,一辈子标榜学佛修道,结果搞了半天,到头来错用心,不敢面对集贪、嗔、痴于一身赤裸裸的自己,白白浪费时间而已。
大修行者的贪嗔痴
所以研究《百法明门论》,真透彻了,可成为有大成就的心理的病理学家。但“唯识”学中的百法还是归纳性的,现代性的心理学是演绎的,所以又发展为行为科学等等许多名称。如依“百法明门”的归纳,那么任何一种心理,大多都是贪嗔痴慢中。你们说大修行人、大祖师们,有没有贪嗔痴?密教修行者有称为佛慢的,所谓我要成佛,以及“天上人间,唯我独尊。”即是佛慢。“拨开慧剑,斩断情丝。”这是佛嗔,变个好听的名称叫勇猛精进就,不过要提得起,放得下。“虚空有尽,我愿无穷。”要度尽一切众生,这就是佛痴。大愿力者虽转了凡夫的痴心,但虚空不可尽故,我愿故亦无穷,因此名之为菩萨乘的一阐提众生,永远不肯成佛,永远是利他的菩萨。这些等等,大家都要参清楚,才够得上学显、学密、参禅。你连自心中的秘密都打不开,还学什么密宗?学密法就想得加庇,这是贪心,功利主义。有人说:“我念了好几月的准提咒,结果还感冒不好”,这算是修行人?大家应把三际托空搞清楚啊!三际托空是什么行?
布施、忍辱、六度在其中
从智法师:称法行。
师示:哪一法呢?
从智法师:布施。
师示:它是内布施,把心中肮脏的心思统统拿掉,所以《金刚经》一开始就告诉你布施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血肉一块一滴被割掉,但他却一点都没怨恨心,也没忍辱心,那才是真忍辱。你爱割就割,痛是我的事,一部《金刚经》就是讲布施、忍辱而到达圆满成就,并非讲禅定与精进,对不对?
大慧师:都在其中。
师示:对,都在其中。六度就在一度上,六度互摄,能念念布施,即达三承托空,懂吗?
(节自《十方》杂志第四卷二期《达摩四行观与三际托空》)
扩展阅读:
«上一篇:蓝莓——含花青素最高的水果 下一篇:能和它和谐共处,我们就胜利了一半儿 ——《像接待朋友一样接待糖尿病》(24) »